第(1/3)页 第一期主要是为朝中大臣的谣言澄清,第二期的议题大伙儿都想一想。”杜蘅坐在台上,慢悠悠的喝茶,目光扫视台下众人。 众人窃窃私语。 一会儿,就见曾宣直起身子,拱手道:“青苗法推行下去,已有半年的光景了,江浙一带的水稻都已成熟,到了收割的时候,不如以此作为本期的议题,诸位以为如何?” 一名旧党中人立即出来反对:“青苗法的效果如何,倒不急着报道,等到全国的消息汇总上来,再报道不迟。” 说着,他又看了蒋由一眼。 现在旧党在官报社任职的,就属蒋由职位最高,他自然需要出来说两句的。 “变法之事,兹事体大,咱们贸然报道,万一出了差错,对咱们官报社也会带来不良的影响,倒不如先静观其变,王相公的法到底能不能行,现在尚未可知。” “王相公的法怎么不行了?陛下都同意了,你不同意?”新党立即有人出来呛声。 “蒋纂官不过是为了慎重考虑,青苗法若真推广成功,到时官报自然会写文章赞颂,可现在尚未看到结果,难道要先拍一通马屁吗?你把官报当成什么?当成给你们新党歌功颂德的机构吗?” “谁让你拍马屁了?我要你实事求是的报道。事实上,青苗法推广下去之后,今年粮食的长势都很好。” “粮食的长势跟青苗法有什么关系?那不是老天爷的关系吗?没有天灾,哪一年粮食的长势不好?” 杜蘅又开始头疼了。 把朝廷党争那一套带到了官报社。 当初也是没有办法,为了权衡两党,所以两边的人都要收编一些进来。 “行了!” 杜蘅直接打断台下的争论,说道:“采风郎夏传莲和沈傲已经奔赴各地采风,今年农民是否丰收,青苗法是否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利益,他们都会一一记录在案。等他们回来再讨论这个议题,到时才能更加客观的报道。” 在官报社杜蘅还是有威信的,毕竟他属于创始人,拿一个国家来说,创始人就是开国皇帝,那威信也不是以后其他的皇帝可比的。 当然,唐朝除外。 “我来说个议题吧,诸位议一议,看看可不可行。” 其实杜蘅早有议题,但为了表现民主一些,才问一问其他人的意见。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