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李三才气急败坏。 面对着前方枪林弹雨,火铳发射传来的噼啪做响声,不断有墙壁、楼角、地面溅起尘埃,他手中握着中旨,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最终他也只能无助地退了下来。 七部这边刚来得及和礼部、工部的人谈了,但没有一个结果,所有官员们都保持了沉默,大部分人既没有反对,更不可能赞同。 少数人明确表示了反对,像尚书侍郎这个层面的,都态度鲜明,没有本届内阁的举荐认可,他们不会承认这份中旨。 作为礼部尚书的缪昌期都表示了反对,其他人更不可能,但对缪昌期,李三才还是有些把握的。 他这个时候反对更好,等到谈妥条件,他转变态度,势必会带动礼部这些人态度变化。 大部分人的反对态度这也在情理之中,如果齐永泰连这点儿本事都没有,那他也不配当首辅了。 不过李三才也不着急,只要控制住了京师城局面,有的是各个击破的机会。 因为现在还没有一个开头,谁都不愿意来当这个出头鸟。 等到从缪昌期开始,陆续有人开始改弦易辙,那局面就会慢慢扭转。 他很清楚这些士林文臣的所谓节操都有限,死硬派毕竟是少数。 就算是如官应震、黄汝良等人,表面上是齐永泰的盟友,但是他们也是湖广和江南士人,他们也需要考虑他们各自群体的利益。 最终无外乎也就是一个利益交换和妥协罢了。 有时候退一步也未尝不可,只要能达到自己的基本意图和目的。 “嘉宾,景秋,你们觉得现在该怎么办?”李三才看着硝烟弥散,乱成一团的前方,一边在旗手卫士卒掩护下一边后撤下来,与一起共进退的二人商议道。 既然是内定了汤宾尹和张景秋入阁,成为自己的驻守,官应震和黄汝良虽然能做事,但是毕竟现在还不是一条心,起码在前期稳定局面上,还得要靠这两位。 汤宾尹纯属文人,嘴炮厉害,但是为官时间并不长,经验也不多,在内阁中类似于摆设的身份,对这种事情根本没有抓拿。 张景秋不一样,在南京干过许久,又在兵部侍郎和兵部尚书位置上坐了许久,多少也还是对军务有些了解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