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岳飞底牌-《岳飞再世,武穆称雄》


    第(3/3)页

    刘邦攻入关中,和秦人约法三章以后,项羽才姗姗来迟。

    当然,一路上项羽过关斩将历尽艰难,立下无数战功。

    但是,那是另一回事,时间不能倒转,刘邦第一入关不可更改。

    如果按规定办事,反秦大业就可以完美收工了,可是项羽不答应,这个时候他不承认事先说好的约定了。

    问题呈进到怀王那里,怀王能怎么办?他是君子,当然不能无信,于是回答:“如约。”

    就是这两个字,给他带去杀身之祸。

    如果怀王不被项羽杀死,他将会成为秦以后的一代贤王,比项羽、刘邦更好。多了不说,只说两件事。

    第一,他任命宋义为上将军,号称卿子冠军,作为主将救赵,副将是项羽,下将是范增。

    在这个任命之前,宋义劝项梁不要轻视秦军,结果项梁依旧骄狂,导致兵败身死。

    项羽比项梁更加骄狂,而且凶悍,怎么会不怀恨在心?

    实际上怀王这个任命非常合适,项羽的特点在于勇猛,宋义的大局观则非常强,是一位智将,高于范增。

    结果因为项羽的骄狂不服,就找了一个借口杀了宋义,自己取而代之,怀王也不得不承认即成事实。

    比较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项羽在指责宋义的时候借口就是“国兵新破,王坐不安席,埽境内而专属于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似乎是为怀王着想。

    可是不久之后,项羽就因为义帝坚持约定好的事项,杀死了刚称之为义帝的怀王。

    项羽称怀王为义帝,只是为了他自己可以称王,实质上破坏怀王说的谁先入关,就封他为王约定。

    即使这样的表面文章,他都出尔反尔,在义帝去他的住跸之地路上,将他杀死。

    将投降的、被俘的、没有反抗能力的人杀死,是项羽极端残暴的一个典型特征,杀人无算,为杀而杀。

    第二,怀王独派刘邦而不是派项羽进入关中,具有深意,是他贤王的一个关键性表现。

    他明白项羽性格残暴,不能安抚暴秦对民众的伤残,所以派仁厚的刘邦去收拾乱局,说明了他的宅心仁厚,以及高瞻远瞩。

    虽然被项羽的残暴行为所打断,但是民心所向,历史拐了一个弯,依然走进了正轨。

    可见,怀王一开始就正确地预见和努力将这个事情纳入正常秩序。

    以至于北宋苏轼在《论范增》中提到:“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独遣沛公入关,而不遣项羽,识卿子冠军于於稠人之中,而擢以为上将军。”

    历史若能重演,以义帝为帝,佐以刘邦、宋义,其他文臣武将等而下之,秦以后的朝代将大有不同。

    项羽一勇之夫,可作为严格监管使用的大将,不能独当一面,更不能称王称帝独揽大权。

    让他无拘无束任意行事,不过是世上多出一个占山为王的强盗头领而已。

    后面这个结论是岳飞得出的,不过前面那些对项羽的认识,是项鸿写下来的,

    尤其有意思的是,他还点评了太史公对项羽的评论。

    首先,项鸿调侃太史公说项羽是舜的后代,因为他们都有两个瞳仁,他说这个对项羽的发迹没有帮助。

    因为他自己也是是两个瞳仁,却一直憋在山洞里出不去。这就说明,项羽的八年发迹史,不过时也势也。

    太史公不赞同项羽舍弃关中、建都彭城、放逐义帝、自立为王、怨诸侯背叛,种种倒行逆施,都导致他难成大事,这些东西项鸿都非常同意,说幸亏项羽厉害,如果是别人有一两件早就完了。

    而对项羽自夸战功,靠武力征伐诸侯治理天下,结果五年之间就兵败身死,乌江自刎,也都是自作自受,这个他认同太史公的观点。

    而项羽直到身死还不觉悟,也不自责,太史公认为是大错特错,项鸿则认为这位老祖宗简直就是愚蠢,一手好牌打得奇烂无比,不怪自己却逮谁怪谁。

    甚至说“上天要灭亡我,不是用兵的过错”,这个说法就是一个颠倒黑白!

    直接的说,都是你用兵的错!

    间接地说,是他不会当首领,别管是西楚霸王还是一个小小的亭长!

    其实这就是他和刘邦的根本区别,刘邦可是从亭长干起来的,项羽就是一个空中浮萍。

    所以,从根本上说,项羽就是作人的失败!

    这最后一句,又是岳飞的总结。

    他得出这个结论,可不是要否定项羽,他才没有那个闲心去跟一个古人较劲儿。

    他关注的是,古人掉进去的坑,他不要也掉进去。

    否则,他就会超过张商英叔叔,成为一个更大的坑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