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泰西大陆上的旧贵族,原有朝廷的各级官员,大量的泰西人军官和士兵,以及大量的富商和工厂主。 会在战后被逐步流放到墨洲大陆上来。 大明庞大的海军船队和商船队伍,在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黑海海峡之后,就开始向墨洲输送这部分人员了。 经过持续一年多的运输,墨洲大陆上的泰西人的数量已经超过一亿人了。 未来几年会继续迅速增长到两亿人以上。 其中来自法国、西班牙、奥斯曼、奥地利等国的人口,会被理所当然的送到对应君主的领地上。 这些已经成了外藩的国家的君主和朝廷仍然存在,不需要大明过多的操心。 但是德意志、露西亚、意大利来的人口,就只能由大明这边直接管辖了。 所以都督府在这里保留了两百万大明人组成的主力军团,以及总数两百万的外地族群组成的仆从军。 包括南洋人、殷洲人、泰西人、天竺人、波斯人、埃及人、哈萨克人、鲜卑蒙古人等等。 都是在战斗中有立功表现的军人,他们也将得到不同级别的封赏。 和泰西大陆本土的驻军一样至少有两百亩的土地。 原有的全部的墨人军队,也由他们原来的黑贵族主人,继续统帅和管理他们。 这部分驻军同样要随着局势稳定而缩减。 最终只保留一百万主力军,各族仆从军全部裁撤。 除了墨洲和泰西两个地区之外,大明控制的其他地区总体上都是比较安稳的。 殷洲地区现在有大明主力军一百万,还有殷洲仆从军一百万人。 后续会将殷人仆从军逐步裁撤,仅保留一百万大明主力军。 大明本土和其他剩余地区,暂时保留两百万大明主力军,两百万各族仆从军。 后续会把仆从军逐步裁掉,仅保留大明人主力军。 现在大明目前将总共保留七百万主力军,五百万各族仆从军。 总计一千两百万正式武装力量。 如果算上由泰西各级藩国管理和供养的三百万武装力量,总共就是一千五百万了。 现在在册的总的武装部队数量是两千三百万。 将有八百万部队会直接退役。 这些部队大部分是次级部队,大部分是在准备期间征召的预备役。 战争开始之后,也基本没有参与什么恶劣的战斗,编制基本上都是满员的。 绝大部分时间就是跟着跑了几个地方,在主力军后面跟着占领了一些居民点和军事据点。 然后又跟着押送了一段时间的泰西流放犯和移民。 大部分人都没有什么实际的功劳,也没有经历什么实际的风险。 相当于到军队接受训练,然后干了两三年比较辛苦的工作,最后拿到足额的饷银和退伍补贴。 回家之后该干嘛干嘛就行了。 未来会把大明主力军规模逐步缩减到五百万。 除了外族藩国自己的武装力量之外,朝廷直辖的各种仆从军都将全部裁撤。 军队属于最高级的暴力机构,其在历史上的主要作用,就是本族和本国之外的力量作战。 大明现在事实上了控制了全球之后,军队的直接作用已经消失了。 除非某些地方出现大规模叛乱,宣布独立甚至要自己当皇帝,那才有军队直接出场的机会。 只是这种可能性越来越低了,如果规模不够大的话,锦衣卫就能直接处理了。 所以军队的数量肯定要大幅度的缩减的。 只不过可能性低不等于没有,各种意外事件也是不能不防的。 而且,军队是朝廷能够直接掌握的最大规模的集中起来的人事组织。 按照前世的经验,如果出现了大规模的自然灾害,军队是可以迅速投入救援的最大规模力量。 各地衙门和锦衣卫系统都太过分散了,根本组织不了太大规模的救援行动。 所以正规军队仍然要保留,而且每个大洲都要有。 朱靖垣准备以后把大规模的民生工程,大范围的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工作,还有航天探索相关的事务,都逐步交给军队去管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