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诸葛亮听到这话,板着脸骂了一声。 虽然不明白冯永所说的历史责任是什么意思,但这并不代表诸葛亮不知道他是在骂人。 冯永只得悻悻地说道,“说这话的人,有私心。” 怕是有人担心南中被安抚了,就少了一个劳力的来源之地。 诸葛亮当然知道有私心,但如今大汉用度虽说是宽裕了不少,但那是在休养生息的情况下。 若是南征,这两年好不容易攒下来的底子又要见底了。 想要北伐,怎么也得再缓上两三年。 所以这用度,能省一点那就是一点,谁又能说人家是错的? “南中多山陵少平地,这耕种之事,只怕没那么容易。你是益州典农校尉,如何抚民耕织,你也有一份职责所在。回去也帮着好好想想,看看有什么法子。” 教以耕织,施以教化。 这八个字,看起来简单,但实际内容却是沉甸甸的。 这其中要耗费多少钱粮,多少时间? 饶是诸葛亮是大汉丞相,心里也是没底。 之所以把这事跟冯永说一说,还是因为看中了他在汉中所做的事。 看看这小子手里有多少胡人僚人? 把他们都训得服服帖帖的那不算奇怪,但让胡人僚人自己努力地主动归化那就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事。 更重要的,是那个扎哥特尔的胡人部落,竟然主动从阴平跑到汉中要投靠。 这就是稀奇的事。 在曹贼掌控之下的北边胡人主动投靠大汉,意义可不一般。 所以诸葛亮觉得有必要找冯永谈一谈。 “下官明白。” 冯永听出来了,这南中的战后重建工作,诸葛老妖是打算让他出一份力。 我就知道这官帽子不好拿。 益州典农校尉,就得要为益州农事操心啊! 说到底,这大汉,还是穷!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