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6章 目标古城楠阳-《三栖特种兵》


    第(1/3)页

    笔趣阁顶点    www.biqudd.org,最快更新三栖特种兵    !

    一八五一年一月二十日,上午八点,潘集。

    韦昌辉站在大营之前的一个土丘上,左有林凤祥,右有张洛行。

    韦昌辉虽然负责天军北方战线的三路大军,但是他一直扎根在这一路,随着捻军起义、发展,一路走来。

    对乌兰以晃的西北一路、林奉翔的东北路,他只是遥控指挥,主要的内容就是听取他们的进展和收集到的相关情报。

    张洛行,按照天军的部署,在一月八日那一天,在两个中心地区同时起义。

    一个是在和南的中部地区,也就是一楠阳、楠召、唐县三个地区,从伏牛山脉的楠召,直到楠阳盆地。

    楠阳盆地的南端就是薪野,邻近瑚北重地镶阳。

    这个地区包括了整个于西南地区,战略位置非常重要。

    另一个中心就是皖北地区,在桉徽伯州雉河集。

    从捻军已经活动的地区看,同时,这个地区也包括了属于和南的庸城。

    在以张洛行为首的捻军领导方面,聚集了各路英雄好汉,其中主要人物有龚得树、侯士维、韩老万、苏天福、刘永敬、孙葵心、张宗禹、任华邦、张禹爵、韩奇峰等人。

    这些英雄是胖大的魁梧,瘦小的精神,每一个人走在历史上展现的壮丽画卷上留下重重的一笔。

    就是这些人,在捻军发展到最高峰的时候,兵力达到了五十万,光骑兵总数就达到了二十万!

    这要是集中使用,满清所有的军队加在一起,也一勺烩了!

    再有,这些机动性非常强大的骑兵。主要的活动地带,就是在两淮和京畿一带,可以直捣敌人的心脏!如果当时有正确的战略配合。后果绝对不一样!

    捻军,不算和太平天*队的配合。也纵横了八个省、存在达十年之久。

    最大的战果要算全歼了僧格林沁的骑兵了,这可以说满清最后的一支精锐;这个骑兵一垮,就再也没有英勇善战的八旗兵了。

    包括僧格林沁本人,也丧命于这个战役。

    但是就是这些英雄,出师未捷身先死,都被满清统治者残酷地镇压了。

    尽管统治者的镇压非常残暴,他们自身的一盘散沙,才是真正致命的失败原因。

    鉴于这些历史事实和历史教训。早在去年十一月,麦轲就和这些捻军领袖举行了战略会谈,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定和战略安排。

    在麦轲的指挥下,在天军的全面参与下,捻军起义的轨迹和结果彻底改变了。

    麦轲首先把他们的起义计划进行调整,基本方针就是配合天军的计划,统一行动。

    也就是没有计划现在要变成有计划,有计划的,要按照天军的计划进行调整。

    从战略目的上来说,就是所有捻军的起义。都要和天军遥相呼应,步调一致地打击满清在两淮的势力。

    拿下两淮以后,接着向东发展。和尚海小刀会起义互相配合,力争把两淮所在地区的桉徽作为根基,从这里出发,打通与尚海相隔的姜苏。

    然后和天地会一起,两家合力,把这三个地区联合在一起,挥兵转战杉东,拿下杉东全境,再通过田津。直插京畿地区。

    为了完成这个战略安排,麦轲采取两条措施。

    第一。和对天地会一样,天军派出了教导队和军牧组成的混合团。到了捻众聚集的中心地区,帮助他们在战术上和信仰上提高。

    第二,天军派遣了北伐军去和捻军汇合,和捻军合兵一出,共同面对那些拦阻捻军发展的敌人。

    取得了预期的军事胜利以后,天军又派遣了文职人员,建设政权和恢复秩序,如同天军在别处已经做的那样。

    从那时起起到月初的起义,天军完成了所有的支援,捻军也做好了必要的准备。

    在张洛行作为总联络取得和麦轲随时指导下,各项准备工作进展顺利。

    他们个人捻子拧成组团捻子;把小股捻子拧成粗大捻子;把粗大捻子拧成总捻子!

    最后于预定的时间,桉徽伯州雉河集发动了总起义。

    同时,在豫南的起义也同时爆发。

    参加起义的除了所有的捻子众人以外,还有天军的大部队。

    麦轲吸取了历史教训,不但把那时的北伐名将尽数派来,还在军队的数量上增加了七倍,总人数达到了二十万人。

    麦轲处心积虑要让这些人自己给自己报仇,把他们受到的委屈,畅快淋漓地都归还那些满清敌人。

    除了在这个战场上压倒敌人以外,麦轲还派遣了韦昌辉总揽大局,在更大的层面保证捻军的胜利,也就是天军北伐的胜利。

    林凤祥作为北伐军中路大军总司令,坐镇雉河集捻军总部,派遣了李开芳前去豫南,支援那里的捻军起义。

    张洛行也采取了相应的配置,把自己的得力助手龚得树派去指挥。

    一月八日,捻军起义在预定的时间预定的地点准时爆发。

    这些起义的组织形式,沿用了历史上捻军起义所有的方法。

    在最高的军事建制下,由总指挥直接管辖五旗。

    张乐行自领黄旗,兼黄旗总目。

    苏天福、龚得树、韩老万、侯士伟分别担任黑、白、蓝、红各旗的总目。

    五旗之外,另有西北白彦虎领导的西北各族起义联军

    总旗之下有“大旗”,是组成捻军的基本单位。

    大旗设大旗头,称“趟主”。

    大旗之下还有“小旗”,是最基层的组织。

    这种五旗军制的组织形式,把处于分散状态的捻军初步统一起来。

    张乐行为盟主,但是这个盟主不仅仅是各方势力的盟主,而是天军任命的盟主,意思是按天军的要求。管理这些捻军会中,实现天军的任务。

    同时宣布信条,制定行军条例。这些都是天军现有的相关规定。

    起义口号:救我残黎,除奸诛暴。建立天国。

    其中军规条例,都是针对当时的满清军队以及土匪武装的所作所为,做出旗帜鲜明的禁止,其中包括严厉的十三斩。

    兵到之处,玷污妇女立斩。

    强污幼童立斩。

    掳掠妇女幼童隐藏不献者立斩。

    不遵号令约束者斩。

    小卒无理持械敢拒首领者斩。

    临阵时故意漏下,支吾打粮,私自下乡找寻财物,污人妇女者斩。

    无号令私自打粮者斩。

    对敌时私自逃走者斩。

    起身听三声号炮齐集;未放炮而先行者斩。

    既放炮而后行者斩。

    营中私自放火者斩。

    行路时故意下路者斩。

    守营妄动者斩。

    这个条例。最主要的内容是服从命令与民众的关系,此外,如行军、安营、缴获武器归公等都有明确的规定,说明了大起义后的捻众军队,已经是一支具有严明纪律的正规军队。

    他们还写了一首民歌,宣传捻军起义,让大家更快地熟悉,以便接受和支持他们。

    雉河集,像京城,五色帅旗飘天空。

    黄旗竖在集中央。红、黑、蓝、白阵四方。

    老乐布下了兄弟阵,四面八方动刀枪。

    今天操,明天练。十八般武艺都学烂。

    黑旗听令西北走,蓝旗独揽东北面,

    红旗如火归南方,白旗就在西边转。

    捻军加上天军北伐军,很快就在人数上达到了五十万人。

    张洛行在起义初期,凭他个人的名声,吸引了众多的民众加入义军。

    他的出生地就在雉河集。

    雉河集一带,位於淮北大平原的西北部,都是砂礓地。水旱灾害的频繁极多,清朝统治者的榨取与地主的掠夺。这裹的农民极度贫苦,绝大多数农民被剥夺了土地。一年到头,大半日子要靠野菜和山薯叶子充饥。

    在雉河集的北面,有一条淤塞得几乎消失得河流,只留下一长条长满荒草的陂地,以及只有五尺宽的小沟,这条河名叫鸿沟。

    鸿沟是伯州、素州的界河,是芦盐和淮盐两个盐区的分界线。

    在清朝食盐是由国家统一出售的。

    全国划分成若干个盐区,某一产区的盐只能在固定的地区出卖,到了另外地区,便算私盐,要犯法充公。

    而鸿沟恰当两个盐区的交界线,沟北吃芦盐,沟南吃淮盐;淮盐价贵味苦,芦盐价廉物美,便宜一半以上。

    淮盐区的人民当然要吃芦盐,所以贩私盐的很多。

    私盐都从这裹越过封锁线,一经进入鸿沟以南各县就没有问题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