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时期透视法的发展历程-《读画记》


    第(2/3)页

    公元1011年另一位阿拉伯科学家海什木(ibnal-haytham,又称作alhazen)撰写了《光学全书》翻译成拉丁文是perspectiva,也就是“光的科学”。他的这本书成为中世纪欧洲大学的教科书。透视(perspective)这个词就是由海什木提出来的,他深入研究托勒密的《光学》理论,还用实验进行论证。海什木在光学研究领域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公元1267年罗格.培根(rogerbacon)写了《大著作》一书,他发展了海什木的光学理论,并且绘制了示意图。从几何学的层面上讲解光学原理,离直线透视法的发现只有一步之遥。

    中世纪的欧洲,从阿拉伯世界传来了大量的文化知识和经典著作,古希腊和***世界的著作从阿拉伯文被翻译成拉丁文,给欧洲带来了新的思潮,唤醒了欧洲沉睡的思想,迎来了文艺复兴运动。

    随着几何学、数学和光学理论在欧洲大陆的发展,1415年布鲁内莱斯基开始复制海什木的暗箱技术,经过反复试验后完成了小孔成像的实验,发现了直线透视法。1420年布鲁内莱斯基首次在佛罗伦萨圣母百花大教堂前演示透视实验,证明透视中灭点的存在。从此直线透视法开始在绘画艺术上得到应用。

    直线透视法确立了在二维平面上表现三维空间时一个超级视点的存在,帮助艺术家解决了如何利用透视法表现画面由平面到立体的问题。文艺复兴时期透视法的日渐成熟使绘画艺术从拜占庭风格转变成写实主义风格。暗箱技术也得到了发展与提高,暗箱技术成为照相机的前身。

    几何光学的发展从两个方面对于文艺复兴运动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一是挑战了基督教认为的世界是扁平的、碎片化的时空观,帮助人们认识到时间的连续性、建立了三维立体空间的概念,另一方面是光学理论促进了数学、天文学、建筑学和艺术等领域的进步,提高了航海技术,帮助欧洲人发现了新大陆。

    回顾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时期透视在艺术上的应用历史,我们发现艺术的发展历史和光学的发展历史相辅相成。欧洲绘画艺术随着社会的变革、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变化。

    透视发展历程: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有了几何学毕德哥拉斯发现黄金分割和勾股定理

    公元前500年,古希腊人空间透视的雏形就已经逐渐出现了。

    公元前387年古希腊柏拉图建立几何学院,随后欧几里德《几何原理》奠定了画法几何学的基础。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发现“小孔成像”

    公元100年克莱门德和托勒密提出光的折射现象。

    公元160年托勒密撰写了《光学》一书,他还对立体几何进行研究撰写了《平面球体图》。

    古罗马时期,古罗马的艺术家继承了古希腊的艺术传统,应用透视原理进行艺术创作,发明了“短缩法”。
    第(2/3)页